

山東農業大學 常維山教授
肉雞指大肉食,引領廉價動物蛋白食材30年(頭幾年屬奢侈品),為滿足我國百姓對動物蛋白和廉價佳肴的需求立下汗馬功勞!這種需求到2010年已基本滿足發展需要。男同學也不再以在KFC請一頓女同學為榮了。所以大肉食出欄近十年幾乎沒有增加(2019年除外)。但是大肉食雞的養殖管理水平仍然是最高的,不會出現像緋瘟一樣的疫情,全年算下來每年都有利潤,風險也不大。于是乎場內資金在銀行資本的協助下開始集團化發展,場外資金爭相涌入,開始以集團軍的規模(年出欄動輒上億只)開展“三大戰役”,以摧古拉朽之勢干掉(或準備干掉)了一大批小(5000左右)養值戶。目前中養值戶(單場存欄5萬一下)也岌岌可危!明年將是一次大考!
肉鴨:沒有任何養殖技術的普通大眾一般不敢碰肉雞(太難養),但是養肉鴨給了他們一次進入養殖業的機會。20年前幾個有創新精神的肉鴨企業開辟了無水網上養殖肉鴨的模式,當時肉鴨抗病、抗逆(飼養環境差)力都很強,文盲懶漢都能養(直到現在肉鴨養殖管理仍然很粗放)。但是科研人員太厲害了,培育出比肉雞長得還快的肉鴨品種(犧牲抗病力為代價?),還能吃最孬的飼料。于是乎肉鴨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,一舉奪得最廉價肉類的“美”譽!養殖量直追大肉食雞!好處是肉鴨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仍然很低,養殖風險大,場外大資金仍然不愿意介入,給廣大勞苦大眾還留有一扇窗!但是在學生已變成富人、農民工回家的大趨勢下,肉鴨消費也已到天花板,下一步也是你死我活的局面。